专家:中暑分三级,有这些症状要注意
高温模式下人极易中暑,户外作业的工人、高温天气剧烈运动的人身体产生热量多、体液丢失多容易中暑。老年人各器官机能减退,皮肤汗腺萎缩,通过出汗散发的热量减少,加上体温调节中枢易受到高温抑制,过量的热积聚在体内使体温升高而中暑。体质虚弱、过度疲劳、或有慢性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人,生理调节能力较差,也容易中暑。不仅是高温的户外环境,像浴室、桑拿房这种高温、高湿环境,如果呆久了也容易中暑。
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急诊科徐昌盛主治医师说,中暑分先兆中暑、轻症中暑、重症中暑。当出现头痛、头晕、口渴、多汗、四肢无力发酸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动作不协调等症状时,身体已经发出了预警信号,最好立即停下来休息。轻症中暑的症状会较先兆中暑更严重一些,而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、热衰竭、热射病、日射病。其中,热痉挛的突出表现是四肢甚至全身抽筋;热衰竭是大量出汗、血压低、心率低;热射病的人体温明显升高,高达40℃以上,可能导致多脏器衰竭,不及时治疗有生命危险,特别是老年患者死亡率很高;日射病是强光直射致剧烈头痛。
南京市120急救指挥中心质量管理科科长、副主任医师严智勇分析,中暑的原因有很多,
建筑工地及露天作业时,受阳光直接暴晒,再加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,使大气温度升高,长时间在户外作业容易发生中暑;在高温环境的工厂车间工作,如果通风差、湿度大,也容易发生中暑;另外严智勇表示,往年曾报道的被滞留密闭汽车热死儿童事件也提醒我们,密闭的汽车也成为发生中暑的重要危险环境。
安全度夏的几点提醒
在这炎热的夏季里,空调带来了凉意,但吹久了也会导致空调病,那么,如何才能避免空调病的发生呢?开空调时谨记以下几点,让你轻松避免空调病的发生。
1、最佳温度26度
即使室外再炎热,室内的空调温度也不宜设置太低,一般成年人在空调房内最适宜温度为25-26度,体弱者27-28度,室内外温差最好不超过8度,如温差过大,很容易造成头晕,口干舌燥,咳嗽流涕等不适,严重时可能引发中风。
2、不宜通宵开空调
夏季夜晚室内比较闷热,影响睡眠质量,很多人喜欢通宵开空调,其实这样对身体并不好,如果实在太热,不妨在晚饭后就开启空调,在睡前关闭或调节至微风或睡眠模式。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,通宵开空调更需慎重,谨防着凉。有条件的家庭可在夜间使用电风扇辅助降暑。
3、避免直吹身体
使用空调时送风应选择能摇头的。如果电扇直接对着头颈部吹,头皮温度下降,反射引起脑血管收缩,脑血流也随之减少,对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而言,严重时可诱发脑中风。如果风扇对着单侧面部吹,又有引发面瘫的危险性,面瘫虽然病因未明,但目前公认局部受凉是主要诱因之一。因为受凉使营养神经的血管发生痉挛收缩,导致神经缺血缺氧、水肿肿胀、受压变形等。
4、 保持室内湿度
在空调房间里呆久了,常会口干舌燥,这是因为夏季长时间的吹空调,体内的水分容易被冷气蒸发,以致身体及皮肤表层缺水。长期缺水的皮肤易产生干纹,最好的
方法就是选用湿度均匀、送风柔和的水系统中央空调。如果家中不是水系统中央空调,也可在室内放置加湿器或绿色植物,进行加湿保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