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上午9点至12点,300多位市民参观了位于长江路264号的“国民大会堂”旧址(即今天的人民大会堂所在),这也是“国民大会堂”旧址首次对公众开放。南京市文广新局文物处还透露,《国民大会堂旧址修缮设计方案》将于8月完成,明年启动,届时计划用两个月时间修缮此建筑。
历史:
1936年建成,是当时新民族主义建筑代表
南京人民大会堂前身是1936年建成的“国民大会堂”,名称由林森所题。讲解员说,“国民大会堂”建设时正赶上当时国民政府大力建设南京,此建筑的建造即是其中重要的一处。
彼时,国民政府为“国民大会堂”公开招标,共收到了14份设计方案,著名建筑师奚福泉的设计获得第一(旁边的国立美术馆旧址也出于他手),最终的方案是在第一名的基础上,结合二、三名的长处完善而来。
值得一提的是,当时中国一些有见识的建筑师正好提出,建筑反对繁琐而又造价昂贵的复古主义形式,反对大屋顶,要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与西方建筑有机地融合,这一主张被称为新民族主义建筑风格,大气美观的“国民大会堂”,便是这种建筑风格的探索,也是其中的优秀代表。
参观:
大门把手、保温桶、茶壶都是81年前的
建成后的“国民大会堂”既是会议场所,也是当时的文艺演出场所。新中国成立后,“国民大会堂”更名为“人民大会堂”。时至今日,它仍是南京重要的演出场所之一,许多市民曾入此地看过演出。
“国民大会堂”会场可容纳2000多名观众,座椅呈阶梯排列,为方便观看,越往后排地势越高,二楼亦有座位排列。讲解员表示,座椅虽由原来的木质换成了沙发式,不过从屋顶到地面,从主席台到观众座椅前的桌子,甚至桌子下的投票器,都是原来的。不仅如此,如今人民大会堂大门上的回字形铜把手、大面积的有纹窗玻璃,以及天花板和四面墙上的花纹,也是初建时的配备。
二楼观众席旁边的文物展厅是货真价实的首次对公众露面。昨天,300多名提前预约的市民走进这里,看到了80多年前的保温桶、老式白瓷大水壶、当年置于主席台上的演讲台等旧物件。保温桶分上下两部分,下放燃炭,可保上部所盛的茶叶水不至于冷却,能随时保证客人喝上热水。
人民大会堂管理处的王军副主任说,人民大会堂是全国文保单位,6月10日又是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,这一时间对公众开放,也是让大众有机会感受80多年前的建筑特色,体会南京的历史文化,这样的免费开放今后仍会进行。
修缮:
方案在制定,明年拟花俩月完成
虽说这一建筑的原真性保持得很赞,不过毕竟有悠长历史,加上它建设时就未配备防震设计,人民大会堂已于1958年、1987年和1999年进行过三次修缮。南京装修网了解到,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即将启动:南京市已请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《国民大会堂旧址修缮设计方案》,市文广新局文物处副处长张国祥透露,方案经过多次论证,或可于8月份完成,获得批准后明年拟花两个月的时间实施整套修缮方案。
这次的修缮主要集中在对钢筋混凝土结构、钢结构、砌体结构的加固,屋面、墙面、门窗修缮,改善局部漏雨,使整座建筑达到抗震标准,另外消防安全的性能也要提高。“修缮的标准就是既不能对文物造成干扰,又要保证建筑的牢固和安全。”张国祥说。
▲ 旧址内景。
▲ 1947年1月,南京“中央日报”编印的《国民大会纪念册》。
▲保温水桶。